这个指责那个花多了,不该花,那个指责这个没做好预算,支了。哪个不是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今年倒好。
倒反天罡了!
七百多万石的结余,就是现在起一场大战,大军出兵追到北元残部那边去,他们也能底气十足地说一句:他娘的,打!尽管打!不打哭那帮元人别回来!钱粮管够!
朱允熥坐在龙书案后。
对于这一份结果,自然也是喜闻乐见的,虽然其中也有他一早就刻意在筹谋推动,但如今是真的拿到了结果,他心里自然欢喜。
毕竟这结余下来的,都是粮食。
往后这一年要做什么事情,都会比之前格外松泛许多、阻碍、压力也能小上不少。
正当他心里这么想着的时候。
站在书案面前的一众朝臣之中,工部尚书秦逵,是最先从呆若木鸡的状态之中回过神来的,他深吸了一口气,当即也是“噗通”一声,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大声高呼:“陛下,圣明!!”
即便他也一早知道朱允熥的筹谋、算计、城府……可这时候,声音里还是不可避免地带着震撼。
他想得到朱允这位少帝绝不会差。
可今日这个结果。
依旧在他的料算之外!
紧接着秦逵之后,便是同样心里有数、却也同样惊讶、意外、震撼的卓敬:“陛下!圣明!!”
而秦逵这一声,顿时也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惊得死死盯着傅友文的人也先后回过神来,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跪下,高呼起来:
“陛下!圣明!!”
“我开乾一朝,大明当昌隆!!”
“万岁!万岁!万万岁!!!”
“……”
空旷的大殿之中,此起彼伏地回荡着众人的声音,皆带着诚恳地敬服之意。
即便是在此之前。
总要偶尔抓着朱允熥那些错处,有事没事在朝堂好参他一本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此刻也毫不迟疑地跪了下去,不是附庸,而是真意!
之前虽屡有廉价布料、无烟煤等等成绩在,可是朱允熥办事大多时候没有什么厘头,而且他做的许多事情,一开始更不合适让人知晓真相。
所以脖子够硬的袁泰,依旧还是要带着「心怀江山社稷、劝导新帝把心思多放在朝政」之上的想法,在朝堂上屡屡激情开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