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者无心,但听者有意。】
【这一句话,把杨应龙多凝之心也给点燃了。】
【最重要的是这十二个人,都是他杨应龙的心腹之人,是他杨氏一族势力的人,斩了这十二人,折扣了他杨应龙的威望不说,也打击了杨应龙的势力力量。】
【一开始,杨应龙认为,这是大明朝廷在向自己要的一个向他们服软的交代。】
【虽然当时杨应龙的内心是很愤怒的,但却也没有很深的去细想。】
【有些事情一但要细想,要去深究时,它可能就会成为一个无底洞一样,无穷无尽。】
【于是,杨应龙在军师孙时泰的建议之下,开始派人留意起播州各大土司,以及各族领之中,都有那些人是与大明朝廷走的亲近的。】
。。。。。。
【在军师孙时泰的安排下,播州境内开始了一场隐秘的调查,很快张时照,宋世臣,何恩三人的异常举动进入了杨应龙的视线。】
【这三人,本来就与杨应龙有仇怨,所以也成为了孙时泰重点关注的对象。】
【只是让孙时泰,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还真是这三人在与大明朝廷进行暗中联系。】
【杨应龙在得知情况后,心中的愤怒再也压抑不住了。】
【因为,宋世臣是草塘安抚司(从四品),论大明官职啦啦队,也就比他杨应龙低而已。】
【除了宋世臣的宋氏,张时照,以及何恩所在的家族,都是与杨氏一族一样,都是播州汉人家族。】
【杨应龙在第一次到重庆听审时,是因为自己的醉酒杀妻一案引起的。】
【事后,杨应龙知道自己理亏,并没有与张时照的张家翻脸,同时也派人向张家赔礼了。】
【毕竟杨张两家都是数百年的姻亲关系,杨张两家当中很多人,都是表亲关系,有些事情,没有必须做的太绝。】
【况且,张时照还不是张家的领族长,所以杨应龙也没有为难张时照。】
【只是让杨应龙,没有想到的是,张时照居然与宋家的宋世臣勾结在一起。】
【并且想通过投靠大明朝朝,但大明朝廷彻底掌握播州之中,由他宋家的宋世臣,来取代掉他杨应龙的杨氏一族在播州的地位。】
【张时照想要向自己复仇,他杨应龙可以理解。】
【但宋世臣,以有杨宋两家上一辈结下的仇怨,这次看来,两家之间,已是真正的死敌。】
【于是,杨应龙令手下工匠,加快对大明火器的仿造与改进,杨应龙想的是,等到适合的时机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先收拾了宋世臣,张时照,何恩三人。】
【然而,这个时机,很快就出现了,并让杨应龙有些猝不及防。】
【万历二十四年(1595)年初,杨应龙次子杨可栋突然就死在了重庆。】
【杨可栋死非常突然,在天道历史进程之中,大明朝廷对于杨可栋之死,没有给出任何的说法。】
【就连对外声称杨可栋,是突然患病而死的说法,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