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宫殿大门缓缓敞开,露出了冯如清的身影。
她没有身着平日飘逸的长袍,而是穿着一身风尘仆仆的行装,裙摆边缘沾满了灰尘。
在她身后,经验丰富的航海家郑师傅和造船匠林师傅,脸上刻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吃力地抬着几个沉重的箱子。
从箱子缝隙中透出的金光,在聚集的朝臣中引了一阵窃窃私语。
这可不是一次寻常的归来,而是一场凯旋。
冯如清在航行途中得知了即将进行的朝廷改革的消息,这使得她中断了寻宝之旅,匆忙赶回。
宫殿内的气氛十分紧张,一种明显的不安情绪像焚香的烟雾一样沉重地弥漫着。
她很快了解到,旨在瓦解腐败官员根深蒂固权力的改革提案遭到了强烈抵制。
保守派察觉到自己安逸的生活受到了威胁,便集结力量,准备拼死扞卫自己的特权。
王座大厅里充满了期待的嗡嗡声。
保守派领袖李大人,脸上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站在反对阵营的最前沿。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大声宣扬着传统,并警告改革会带来混乱。
“这些改革是对我们祖先智慧的冒犯!它们威胁到了我们帝国的根基!”他的话在支持者中引起了共鸣,他们焦虑的低语声像干枯树叶的沙沙声一样在大厅里回响。
改革派的孤勇者王大人勇敢地试图反驳李大人的观点,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拳头捶打着胸膛。
“帝国正被腐败扼住咽喉!我们必须做出改变,否则就会灭亡!”但他的请求似乎无人理会,被保守派有组织的反对声淹没了。
他就像一片古老橡树林中的一棵孤独的小树苗。
冯如清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眯着眼睛,表情让人捉摸不透。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那一刻。
她知道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了。
她向前迈了一步,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像利刃一样穿透了嘈杂的声音。
“李大人谈到了传统。然而,他所扞卫的是什么样的传统呢?是允许腐败官员将帝国搜刮一空的传统吗?”
她的话直接而尖锐,戳穿了那精心构建的义愤填膺的伪装。
众人纷纷转头,有的惊讶,有的担忧。
她继续说道,声音越来越激昂:“难道允许少数权贵家族聚敛财富,而百姓却忍饥挨饿就是传统吗?眼睁睁看着皇帝的权威被削弱就是传统吗?”
她停顿了一下,让自己的话深入人心。
大厅里的气氛几乎察觉不到地生了变化,就像风向的微妙转变。
一些犹豫不决的大臣,脸上露出了不确定的神情,开始不安地互相交换眼神。
李大人的脸气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这些改革太鲁莽了!它们会导致混乱和不稳定!我们必须维护祖先制定的法律!”
冯如清笑了,那是一种冷酷、令人不安的笑容,让与她对视的人脊背凉。
“李大人谈到了祖先的法律。然而,就连我们的祖先也明白变革的必要性。汉武帝不是实施了全面改革,从而加强了帝国吗?夏皇后不是推行了新政策,给国家带来了繁荣吗?”
她走近李大人,目光坚定。
“变革并非天生具有破坏性,李大人。真正威胁我们帝国的是停滞不前。这些改革并非要抛弃所有旧的东西,而是要巩固我们帝国的根基。我们会保留有价值的部分,摒弃有害的部分。”她的话沉稳而有道理,给那些焦虑的保守派带来了一丝安慰。
李大人被她意外的和解语气弄得措手不及,结结巴巴地说:“但是……但是会有混乱……会有动荡……”他努力稳住阵脚,但在她的逻辑面前,他精心准备的论点开始瓦解。
冯如清看到了他她乘胜追击,声音变得柔和起来,几乎像是在密谋。
“李大人,您是一位睿智且经验丰富的大臣。您肯定明白,目前的制度是不可持续的。百姓们躁动不安,帝国也很脆弱。我们必须现在就行动起来,否则就来不及了。”
一滴汗珠顺着李大人的额头滑落。
他张嘴想说什么,然后又闭上了嘴,眼睛紧张地在房间里四处张望。
沉默持续着,沉重得仿佛充满了未说出口的话语。
最后,他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喃喃地说:“也许……也许这些改革有一定的道理……”
冯如清的目光扫向一群一直坚定支持李大人的大臣。
她看到他们的姿势有了微妙的变化,肩膀也放松了下来。
一丝微弱的希望在她心中燃起。
看来,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李大人,”冯如清眼中闪过一丝危险的光芒,说道,“让我们好好探讨一下,这改革到底有‘多大’的道理……”第o章:朝堂上的血腥秀
刺眼而强烈的阳光穿过华丽宫殿屋顶的缝隙,照亮了在空中飞舞的尘埃。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像静电一样噼啪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