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张新下令,逼近郑县十里下寨。
孙坚也同时移营。
张新的大营正对郑县,孙坚的大营则是正对着城外皇甫郦的大营。
待营寨建成,士卒休整完毕。
三月廿八,张新下令攻城。
士卒们推着早已准备好的云梯、冲车、木幔、攻城锤等器械,向郑县动猛攻。
孙坚军出营,拦在皇甫郦大营附近,防止他突袭张新。
皇甫嵩面对张新的攻势,一一应住。
一场攻防战之后,郑县岿然不动。
张新撤军回到营中,心中若有所思。
“来人。”
张新开口喊道:“令文远前来见我。”
少顷,张辽来到,见到张新,抱拳行礼。
“不知君侯唤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张新微微一笑,“明日攻城,便由文远指挥可好?”
“啊?”
张辽一愣,随后犹豫道:“君侯,这。。。。。。可以吗?”
“有何不可?”
张新问道:“莫非文远听闻皇甫嵩之名,就不敢攻城了吗?”
张辽是什么人?
八百敢打十万的人,又岂会缺乏胆气?
听闻张新此言,张辽立马表示:老子干了!
“只是。。。。。。”
张辽迟疑道:“皇甫公用兵如神,末将怕自己败了,影响大军士气。”
“无妨,你尽管去做便是。”
张新鼓励道:“我会领一军在后,为你压阵。”
“多谢君侯栽培!”
张辽闻言再无疑虑,大喜拜谢。
“回去准备吧。”张新笑道。
“诺!”
张辽颠儿颠儿的回去了。
既然是考试,皇甫嵩就不可能对他下死手。
如此好的机会,张新又岂能放过?
正好趁此时机让麾下的将领都与皇甫嵩战上一场,权当磨砺。
不过张新也没有松懈,还是自领一军,以备不测。
时间流逝。
张辽、赵云、徐和、于禁、徐晃、朱灵、乐进等人轮番上阵,进攻郑县,打磨自己的战术。
就连王猛、王凌、田豫这些小将,张新也给了他们一支兵马,让他们到前线指挥。
也该让孩子们磨砺一下了!
很快,十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