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阳光洒在丹河谷地,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赵军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二十万大军如一条巨龙般蜿蜒前行,气势磅礴。
赵括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他身披铠甲,威风凛凛。
他的目光越过前方的尘土飞扬,远远地望见了远处隐约可见的秦军旗帜,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报——前方谷口发现秦军筑垒!”
一名斥候快马加鞭地跑来,向赵括报告。
赵括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
“区区壁垒,何足挂齿?传令前锋部队,全力攻垒!”
他的命令迅速传达到前锋部队,士兵们呐喊着,如汹涌的波涛一般冲向谷口。然而,当他们接近谷口时,两侧的山崖突然响起了震天的战鼓,仿佛是大地在咆哮。
无数面黑色的旗帜从山脊上如乌云般升起,遮天蔽日。
紧接着,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密集得让人无处可躲。赵军猝不及防,前排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就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
“中计了!快撤!”
副将的声音在混乱中响起,充满了焦急和恐惧。
但是,已经太晚了。
后方传来了更加密集的战鼓声,那是白起亲率的大军正在迅速封锁他们的退路。赵军被完全困在了这狭窄的谷地中,进退维谷,陷入了绝境。
赵括的脸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仿佛他的生命力正在被一股无形的恐惧迅速吞噬。
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四周,终于意识到自已已经陷入了怎样的绝境之中。
他努力让自已的声音保持镇定,下达了一道命令。
“全军就地筑垒防御!”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道命令只是一种徒劳的挣扎。
因为他们所在的谷地,既没有水源,也没有粮草,二十万大军很快就会陷入饥渴交迫的悲惨境地。
时间一天天过去,太阳升起又落下,月亮圆了又缺。
转眼之间,四十六天已经悄然流逝。赵军的粮草早已耗尽,士兵们饿得前胸贴后背,甚至开始宰杀战马充饥。
更可怕的是,由于饥饿和绝望,有些人竟然偷偷啃食起同伴的尸体来。
绝望像瘟疫一样在军中迅速蔓延,士兵们的士气一落千丈,仿佛整个军队都被一种无法言说的恐惧笼罩着。
“主帅,不能再等了!”
一名满脸血污的将领突然跪在赵括面前,他的声音充满了哀求与绝望。
“士兵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
赵括看着营帐外那些形容枯槁、饿得面黄肌瘦的士兵们,心中一阵绞痛。
他知道,再拖延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终于,他下定决心,咬着牙说道。
“传令各营,今夜子时,全军突围!”
夜幕降临,丹河谷地被黑暗笼罩,一片死寂。
突然,赵军的营地中爆发出一阵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打破了这片死一般的寂静。
饥饿的士兵们如同一群被困在牢笼中的野兽,不顾一切地冲向秦军的防线,他们用最后的一丝力气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与秦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白起站在高处,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的身影在风中显得格外挺拔。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如同鹰隼一般,冷静地观察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放箭。”
他的声音平静而冷漠,仿佛这只是一场再平常不过的演练。然而,这道命令却如同死神的召唤,瞬间引发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刹那间,万箭齐发,如同密集的雨点般倾泻而下。
冲在最前面的赵军士兵们毫无防备,他们的身体被利箭穿透,如割草般倒下。鲜血四溅,染红了大地,形成了一片触目惊心的血红色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