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榭脾气好的不得了:“不用,哥夫你这玉佩一看跟我哥那个就是一对。”
安王心中惊奇,晏榭挨了一巴掌居然都不呲他?
犹记得前世初见晏榭,这小子就跟个炮仗似的,不信晏家出事,还拿着扫帚赶他,说他乱说话,乌鸦嘴。
晏世清也暗暗惊奇,小弟什么时候脾气这么好了?
因为晏榭回府,晏家一大家子坐到一个桌子上吃饭。
晏老爷子十分高兴:“老二家的调回京了,老四家这个不着家的小子也回来了,好啊!”
晏榭端起酒杯:“以前是孙儿不懂事,外面的世界也看够了,以后我就不出去了。”
喝完酒,安王指着桌子上的菜道:“先吃点菜垫垫,喝酒别太急。”
晏榭拿起筷子吃菜:“嗯,谢谢哥夫。”
晏启小声问妻子:“夫人,这真是我小儿子?”
晏母瞥了他一眼:“不是,是我小儿子。”
儿子性情变了不是在外面遇着事情,就是年岁长了人稳重了,还问是不是真的,啧。
今日晏榭刚回到府上,晏母就看出来小儿子和以前不同,询问之下得知他在山中道观修行,没遇到什么大事。
想来,耳濡目染之下,变得稳重了。
安王被这声“哥夫”叫的先是心花怒放,后又提高警惕,莫非小舅子是要先让他放松警惕,然后来个狠的?
一顿饭下来,晏家的长辈都在夸晏榭长大了、懂事了。
一直在等着接晏榭招式的安王摸摸肚子,没吃饱。
晏世清看出来了,他碰碰安王的手,低声道:“去街上逛逛?”
安王再同意不过了:“好啊。”
晏榭听说他们要出去,便道:“我能一起么?”
安王扯了下嘴角:“能,当然能。”
来了,晏榭是不是要出招了?
安王在夜市上吃了一碗桂花藕粉、两串油炸小黄鱼、三块糖糕、四只酱鹌鹑、五把瓜子后。
晏榭买了三根糖葫芦,自己一串,剩下的分给晏世清和安王:“哥夫吃了这么多,吃点山楂消消食,毕竟已经是晚上了,胃不和则卧不安。”
糖葫芦是安王亲眼看着晏榭买的,确定没有被动过手脚。
安王是越吃心里越没底,每次他看向晏榭,都能收获一个微笑加点头。
回府后,晏榭直接回了自己的院子。
安王把门一关,揉着肚子:“你弟什么情况?岳父大人不是说他肯定会呲我,今儿我还扇了他一巴掌,他却对我那么和善。”
晏世清也觉得小弟变了个人似的:“或许,修道当真可以让人平心静气?”
“不绝对。”
安王打了个嗝,感觉吃的快要到脖子了:“前世我找到他的时候,他挥舞着扫帚追着我打了半个时辰!”
确实是小弟能干出来的事情,晏世清想到了一个可能:“或许,他也想起前世来了,正如你所说,前世你找到他,而不是他主动回的京城,对么?”
而且,晏榭还说以后就留在京城了。
安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要去问问么?”
---
1。求不呲,大恩不言谢(晏榭),哈哈哈
2。陆随:侄媳夫你不行啊
安王气短,扭头看晏世清:哥哥,你看他!
晏世清:你别看我
【晏不羁是二伯家的,所以叫晏子理(三伯)为三叔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