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亲自抵达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和冈村宁次以及宫野道一,三人一起在会议室内商议了两个小时,会议内容未知?”
看到这则消息之后,副参谋长顺便就转告给了副总指挥。
这则消息其实并没有包含太多有效的信息。
西尾寿造和冈村宁次以及宫野道一会谈,到底会谈了什么?日军部署现在有什么改变?
这些在这段消息里都没有展示。
所以,在听到副参谋长的话之后,副总指挥便只能是推测道:“应该是讨论关于这次长治战役的事情。
但是具体他们到底讨论出了如何应对接下来局势的方案,那就只能等接下来再看了。”
秦文伟在听到副总指挥的话之后,便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以前我们都不怕,更何况现在?”
现在别的地方不说,山西境内的主动权完全就掌握在八路军手上,不是在日军手上。
日军现在就算是想要增援山西,单靠华北方面军,实在是有些无能为力。
现在对八路军来说,或许进攻不太容易,还需要考虑下各个方面,但如果单纯的防守,那可就太简单了。
内线作战外加上无限的物资,将会是所有进攻者的噩梦。
尤其是进攻八路军已经设立好的防御地带,那更是噩梦中的噩梦。
以八路军现在建设的最为强大的要塞级关卡——娘子关为例。
在阳泉被八路军收复之后,日军一直在想办法恢复井陉煤矿的生产。
八路军之后便沿着正太铁路沿线,收复了沿途地盘,并最终收复南峪镇之后,就没有再向外扩张。
而八路军此时也已经有了围困太原的初步计划,所以在这之后,便计划将娘子关建设成为一座要塞,最大程度上以最小的伤亡,把日军挡在娘子关以东。
双方现在在这里形成了对峙,而且日军要恢复井陉煤矿的生产,而八路军要建设娘子关,所以双方反倒是固守着目前的势力范围,并没有继续交战。
现在的娘子关还没有完全完成建设,但主阵地已经基本完成了。
主阵地被建在原本娘子关城关位置,但整体由钢筋混凝土重新浇筑。
主阵地内,即便是一些薄弱的射击位置,其钢筋混凝土的厚度也超过50厘米。
至于核心段的位置,钢筋混凝土厚度更是达到了五米的级别。
但没办法,谁让现在整个太行区抗日根据地里面的民众都已经被八路军几乎全部动员起来了呢?
而且还是把衣食住行全部给包圆了,对于这种工程的建造也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不到,就把娘子关地区的主阵地基本建设完成了。
这种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简直可以说是丧心病狂。
如果按照侵华日军装备的武器装备来看,这种厚度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工事,几乎不存在被攻破的可能。
甚至都别说侵华日军了,你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陆军拉过来,看到这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全是要大摇其头。
德军来了,也得请特殊火炮,比如卡尔臼炮出来。
当然,用古斯塔夫列车炮这种就没必要了,那玩意三五炮估计能把娘子关主阵地直接炸上天。
娘子关主阵地能够驻扎大约3000名士兵,其中的轻重机枪射击孔虽然只是粗略设计,但也能够全方位,无死角地对进攻的敌军造成打击。
除了主阵地之外,八路军还在周围南北两岸的山头上建设了辅助阵地。
这些在周围在山头上建设的辅助阵地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娘子关主阵地以北,越过棉河之后,沿河的山头上计划是建设一排的堡垒阵地。
这些阵地将辅助主阵地,防御敌人的进攻。
同时,在娘子关主阵地以南的群山上,也同样会建设完整的堡垒群,互相之间支援的同时,支援主阵地。
这些辅助阵地的碉堡,厚度基本都在1-2米之间,同时还配有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在山头位置,拥有良好射界,并且还有防御工事,这种配置,炮兵完全可以毫无忧虑地发起攻击。
前面这些都是正面同日军作战的阵地。
而在距离娘子关以西1。5公里外的坡底村和城西村,则是分别被建成后勤中转站以及炮兵主阵地。
后勤中转站将保障娘子关及周围5公里范围内所有阵地的物资供给。
而炮兵主阵地,则是由一个有24门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重炮团;一个总计拥有162门63式107毫米火箭炮的火箭炮团组成。
除此之外,阳泉地区,还有一个完整的,拥有54门90式122毫米火箭炮的重火箭炮团。
这个重火箭炮团此时暂时没有其他的任务,部队进攻娘子关,他们同样也能支援娘子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