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文伟的话,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有些好奇地问道:“新武器,什么新武器?”
这点司令员就是真的不知道了。
副参谋长则是提醒道:“在今年的2月份,我们开始了第一轮的部队换装,这一轮的部队换装主要是以轻武器为主。
由于当时我们根据地内部被日军封锁,并且各部队主要实行的是游击战。
所以在武器装备的选择上面,我们主要以兼顾游击为主,选择的是81-1式自动步枪,81式轻机枪以及69式火箭筒的组合。
在此基础上,一个团里的武器也就是包含9门89式60毫米迫击炮、9挺89式重机枪,6门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和9门63式107毫米轻型牵引式火箭炮。
这些武器的特点都是便于机动,尤其是89式重机枪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
至于63式107毫米火箭炮,同样的,也是因为其能够拆卸运输,便于游击战携带而才将其作为主要火力支援武器使用。
而在五月份到六月份,我们又再一次调整了主力部队所携带的武器装备。
但是本质上,这一次的武器装备调整,只是在之前这些武器装备的基础上,进行了数量上的一些改动,并且增加了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
其主要改动的思路,是以增强部队的火力投送能力为目的的。
而基于目前部队需要摩托化的需求,以上述武器为核心的武器装备,显然已经不再完全适合当下的需要。
且即便是那些暂时没有摩托化计划的部队,短期内也可以使用卡车运输武器装备,减轻人员的负担。
所以综合考虑后,八路军总指挥部认为现阶段应当进行武器方面的一些升级。
首先是关于89式60毫米迫击炮以及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调整。
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虽然并不落伍,但是他们的任务目前部队里有可替代的武器。
近距离下,可以被69式火箭筒取代;
远距离下,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则是以更远的射程和更大的威力,更适合胜任。
在这点上,我们也和文伟同志在找合适的替代品了。
具体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在做完对应的方案后,再上报延安方面。”
这次会议还是比较简洁的,在讨论完这些内容之后,会议就结束了。
只不过在最后,在指挥型无线电的另一头,一个熟悉的声音对秦文伟说道:“文伟同志,我们可是在延安翘首以盼啊。”
……
在会议结束之后,副总指挥等人开始商量具体的部队摩托化方案。
这个事情,秦文伟是没啥想法,毕竟他还是对自已的【军事能力】心里有数。
所以,不掺和这件事之后,秦文伟立马就开始去落实另外一件事了,也就是会议最后说的关于武器装备的增添问题。
八路军总指挥部给秦文伟提出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
那就是“取代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的武器,而且还要尽可能轻便”
。
89式60毫米迫击炮和52式57毫米无后坐力炮在目前的编制当中,都是连级和营级装备。
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两样武器装备从当前的八路军中退役的话,那么八路军连级和营级将会出现火力空白。
65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和PP87式82毫米迫击炮可以补充到营级,但是补充到连级确实是有些不太现实了一些。
因此,现在的八路军急需一款直射火炮填补火力空白。
秦文伟在武器商店里看来看去,最终锁定了一款武器——QLU-11式35mm榴弹发射器,俗称狙击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