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趣小说>仙道炼心(情色版) > 60公主下嫁 痴心无双过三关(第6页)

60公主下嫁 痴心无双过三关(第6页)

角先生道:“你不必多疑,这是楚姑娘告诉我的,我岂会能知人生死?”

李瑟道:“我果然没有看错,看来还是要早脱身为好。太子不逊色皇上,他又不需要我们,我们也可以放心的去了。”

李瑟意识到眼前的形势,先便要说服众女,否则她们贪恋眼前风光,不与他配合,那就不好办了。

古香君听了李瑟的分析,道:“难怪杨姐姐和我说什么‘鸟尽弓藏’,看来一个人的风光是有限的啊!不能永远风光,勉强不来。”

古香君既然被说通了,其余众女也都同意了。李瑟便开始筹划,他把盐帮交给了梁弓长管理,这是全天下人都嘱目的行业,李瑟嘱咐梁弓长要好好经营,多做善事,不要总想着赚钱。

回春堂的生意李瑟慢慢减小店铺,只留下几个大的,因为可以救治百姓,所以李瑟表面上是卖给别人,但是却暗中操作。

至于六大门派,江湖既然没有能威胁他们的敌人,也用不着李瑟了。虽然失去了李瑟这个大靠山,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李瑟一切打点好之后,便上书请去西北治理流民。

西北流民泛滥,朱高炽虽然有许多优惠的政策,但是仍有不少流民闹事。

杨士奇等重臣为李瑟说话,朱高炽虽然舍不得,但还是批准了。

流民其实说白了,就是大规模的失业群体,当然,在明朝时期,流民主要是因为天灾人祸而失去田地,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没饭吃,没人管,只是想讨条活路的老百姓,他们没饭吃,自然要造反了。

中国的老百姓相当的勤劳,忍耐力极强,而且胆小怕事,虽然不时会流露出自私和狡猾,但是他们畏惧政府、畏惧反抗、畏惧暴力,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的,就只有死路的威胁。

明代的流民现象,主要是因为明朝土地高度兼并,和明朝所谓“户籍制度”造成的。

明朝初期实行“户贴制度”,以后改为“黄册制度”,把户口簿作为征派徭役和纳税的重要依据。明朝政府为了维持自己的专制统治,颁布了不准农民离乡的禁令,便于管理。因为农民依靠土地赖以生存,所以倒还安居乐业。

但是因为皇庄的泛滥,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土地,造成了许多的流民。皇庄是由皇室直接管辖的田庄,是有历史传统的,西汉时侯有“苑”,唐、五代时侯有“宫庄”,宋代有“御庄”等等。

明代的第一个皇庄是在水乐初年,现在仁宗时侯有仁寿宫庄、清宁宫庄、未央宫庄等,不过在当时还是王室拥有的少数宫庄,但是就是如此,也造成了不少流民的产生。

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这个核心如果以为自我凝聚是为了保护自己,其实就是因为不断地保障自己团体成员的利益,以至于关闭门户,这自求永续,反而是自找灭亡。这种自我封闭的过程,最多能维持五、六十年,过两代、三代,痼疾已成,核心内的领导者就不可能再有开放的意图了,于是,下面三代、五代,上下逐渐脱节,政府功能逐渐失去效率,政府中的官员找不着政府存在的理想,只是借着公权力以自肥,贪渎现象愈来愈严重,就愈来愈失去民心,社会力量无法匡正政治力量,除了决堤以外,别无选择。在混乱之中,新的朝代出现,又有一些人结合为新的统治群,于是朝代周而复始,由治而乱、由乱而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吃亏的都是老百姓。

如果一个核心团体,足够开放,可以不断吸收新血,不断地面对新问题,这样的核心不会和百姓脱节,百姓合成的社会力,也可以不断地和公权力对话,将百姓的需要回馈到公权,使国家共同体成为为大多数百姓求安定、谋福利的力量。兴亡盛衰周期,就可以拉得很长,甚至于不会生。盛衰兴亡即使在民主政治之下也会生,只是时间可能拉得长一点。国家要职责,不是展经济,不是强大军事,而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不被淘汰。此为国之根本。

秦汉到隋唐之间,常有强人政治,甚至于强人篡位,创立新的朝代,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每个朝代都是强人建立的,政权的转移,往往只是在中央感受改变,一般老百姓一睁眼,忽然现有了新皇帝。这种改变构成的朝代,国祚不会长,老百姓受到的惊扰倒也不算多,可是这样的朝代改变,往往只在领导中央有一些新人,其中有些人可以感受到老百姓需求,有些人却是只是因为人在权力中心,顺手牵羊、窃取了政权,并没有改变中央的僵化。宋代以后,篡窃现象几乎不再出现,无论权力核心如何腐败和无效,却没有强人取而代之。这个现象,有一部分是因为宋代以后,君臣伦理的思想变成儒家的正宗,一般科举出身的士大夫,都不再敢冒天下之大忌,改换天日,只有老百姓实在穷而无告,于是铤而走险,揭竿而起,造成巨大的民变,明代的流寇就是这种例子。

李瑟带领众女西下,他有大批钱财,在西北广阔的土地上,资助那些流民开垦土地,那里土地广阔。各地的流民知道此事,都乞讨来到这里,就这样,李瑟开创了一个自由自在的另一片天地。争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建造起来的。

过了几个月,碧宁和冷如雪各产下一个婴儿。碧宁先生的孩子,是一个丫头,李瑟忽然有了后代,高兴的不知所措,那感觉没有孩子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众女看他那么高兴,虽然有些嫉妒二女,但也很高兴。众女请李瑟为孩子取名字,李瑟道:“就唤李宁儿吧!”

及后冷如雪生下一个男孩,李瑟道:“安宁,安宁,就叫李安吧!”李瑟万万没料到,自己的儿子李安的后代还出了个人物,叫“李闯王”……

李府喜气洋洋的当口,却忽然传来皇帝驾崩的消息,李瑟等人虽然早有预料,但仍不免一番感慨。

朱高炽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好皇帝,对科举制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由于南方人聪明而且刻苦,进士之中多为南方人,但北方人天性纯朴、忠贞,也是皇家不可或缺的支柱,但北方人文采出众的较少,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朱高炽规定了取中比例“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清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