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梓:「东山再起?娘都不在了,还有什麽用?你们带着敏柔逃命去吧,我要留下来,我要去找娘。」
于敏柔:「不,我不走,我要跟你在一起,你去哪我就去哪。」说完一下扑到了朱梓的身上,哭了起来。
送信的人:「少主,别再说傻话了,快走吧,你要爲夫人报仇啊。」
朱梓:「我不要报仇,我一直都在报仇,娘不在了,还报什麽仇。」
这时外面来人报告:「不好了,燕王的军队到了,已经把王府围住了,马上就要攻进来了。」
送信人一听赶紧吩咐护送朱梓回来的飞龙、飞豹两个组的人去拉朱梓,准备带着他冲出去,可是朱梓死活不走,挣开衆人说道:「不要管我,你们都走吧,我是不会走的,回去告诉我二哥,都没用,什麽都没用,我们完了。」
这些人本就不属于朱梓属下,而且个个冷血无情,绝不会顾念什麽,见他不愿走,领了他说的话向外冲去,送信人见他们走了想拦也拦不住,着急的来回看着,一脸的无奈,没想到少主竟是这麽无能,拔出剑刎颈自杀了。
朱梓看了看他,摇了摇头,领着于敏柔回到了两人的卧室,两人并肩坐下,于敏柔依偎在朱梓的怀里,朱梓说:「敏柔,你怕吗?」
于敏柔:「有你在,我什麽都不怕。」
朱梓:「好,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敏柔,你记住我不叫朱梓,我叫陈靖仇,下辈子你我见面时不要认错了人。」于敏柔:「我记住了。」
两人说着话,朱梓推到了烛台,烛火烧着了床帘,接着大火蔓延了整个房间,两人葬身火海。外面此时已经打了进来,到达内院时大火已经控制不住了,烤得人无法靠近,如此豪华的一座王府就这麽变成了废墟,朱棣也只能空手回去复命了。
朱梓这个人虽然聪明,但他从小受母亲摆布,俨然成了一个工具,没有母亲这个精神支柱他也就失去了活着的理由,他的命运也注定他是这个下场。而陈理的人个个武艺高强,很轻松的杀出一条路逃回了老巢,等陈理从西北一无所获的回来,属下把情况跟他一说,本就心情不好的他又经受这个打击,一下子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气得他当场掐死了一名手下,血肉模糊,吓得其他人都不敢靠近他,等他稍微冷静一下後,他开始吩咐手下人严守少林寺通往各地的路口,将从少林寺下来的各派要人物全都抓了起来。
然後自己亲自赶往少林寺易容成一名小和尚混了进去,找到空闻方丈的房间趁其不备一掌震碎了空闻的五脏六腑,不费吹灰之力杀了人逃走了,接下来他安排人在此守着,等殷玉龙等人来的时候把信交给他,约定两人将在龙虎山一决雌雄,新帐旧账一起算个明白。
殷玉龙和张凤梧两人收到天地门的战书得知陈理抓了六大门派的人囚于龙虎山,殷玉龙便邀齐峨眉、少林、华山、昆仑、崆峒、丐帮等各帮各派的约有四五十人赶赴龙虎山。
龙虎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
其方圆2oo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着称;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于山巅峰下河旁岩上,据山志所载原有大小道教建筑五十余处,其中着名的如上清宫、正一观、天师府、静应观、凝真观、元禧观、逍遥观、天谷观、灵宝观、云锦观、祈真观、金仙观、真应观等等,因屡遭天灾兵火,大部分建筑先後被毁废,今仅存天师府一座,後来因张定边带着陈理逃跑,辗转来到此地,张定边本人十分推崇道教,认爲此地爲龙兴之地,便跟陈理定居于此,经过多年的经营,原来的天师府现在已经是天地门总坛了。
这天师府分地上与地下两层,地上爲天地门平时居住活动的地方,也是爲了掩人耳目,地下则是各种机关石室,是他们进行秘密活动,关押犯人的地方,也可供其躲避灾祸。
殷玉龙等人到了之後,便在天师府对面一处破旧的道观中安顿下来,刚坐下准备歇一会,就听外面一阵哗哗的脚步声似乎有很多人靠近了道观,殷玉龙和张凤梧率先跑出来观看,其他人也随後跟来,只见外面站着一队身穿黑袍,手拿弯刀,只露出了两个眼睛的人马,而且他们头上的黑巾上有一个月亮形状的标志,可以肯定他们就是天地门的,他们来的好快啊,我们刚一落脚就被他们现了,看来这一路我们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他们早就布置好了一切,就等我们来呢。
只见这队人中出来一个身材高大,体形肥胖的人,手里拿着一封请柬,他说道:「请问哪位是殷玉龙殷少侠?哪位是张凤梧张姑娘?」
殷玉龙和张凤梧站出来说道:「我们就是。」
黑衣人:「在下是奉门主之命来给二位送请柬的,门主想请二位到天师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