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最近在京城,和周王接触频繁,时常私下密谈。”
“晋王与颖国公傅友德,周王与宋国公冯胜,也多次秘密会面,具体内容尚不清楚。”
老朱的脸色微微变化,目光也渐渐冰冷。
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石化了一样。
时间慢慢流逝。
足足过去了将近一刻钟。
老朱长叹一口气说道:“我的这些儿子,真是没有一个省心的!”
------------
月光游移,烛光摇曳。
夜色渐深,寒意也愈加浓重。
即便亭子四周燃着炭火,但由于是在户外,温度依然在下降。
老朱裹着厚实的毛衣,轻轻咳了一声。
身边伺候的太监急忙上前道:“陛下,夜已深,外面寒冷,请回屋休息吧。”
老朱未作回应,而是缓缓扭头,深深凝视着他。
太监顿时脸色大变,慌忙跪下道:“奴才多嘴,奴才该死!”
老朱不予理会,起身走向凉亭边缘,抬头望向天上的满月,道:“今夜的月色,倒是格外圆满啊!”
话音刚落,手中的纸条悄然滑落,掉进旁边的火盆里。
“派去传旨的人,应该也快回来了吧。”
抬头看了会儿月亮,老朱忽然问道。
话音方落,适才前去宣旨的太监已然步入院中。
“皇上,奴才回来了!”
“嗯!”老朱回应了一声后问,“你已将旨意传达,也赐下了朕的赏赐,允熥如何应对?”
太监答道:“回禀皇上,吴王殿下甚是欢喜!”
老朱沉默片刻,再次开口:“就这样?”
声音虽低,却震撼无比。
太监愣了一瞬,随即忙跪地道:“启禀陛下,吴王殿下还额外赏了奴才一沓宝钞!”
他毕恭毕敬地从怀中取出宝钞,因激动而微微颤动的手,将它高举过头。
“这既是允熥所赐,你就收下吧。”老朱淡然说道。
“奴才多谢皇恩浩荡。”太监本以为刚拿到的宝钞又要上交,没想到竟不用,顿时满心喜悦。
“俗话讲‘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你得了允熥这么多宝钞,就没跟他说说宫里的事?”
太监脸色瞬间煞白,连连磕头道:
“请陛下明察,奴才只告知吴王殿下今日圣上心情不佳,曾发怒,嘱咐他明日入朝务必谨慎行事。此外,再未多言一句。”
“谁说朕今日心情不好?”老朱原本平静的声音陡然提高数分。
“朕今日甚是畅快!”
“奴才知错了,知错了,今后绝不敢妄语,求陛下宽恕!”
太监磕头如擂鼓,咚咚作响。
不久,额头上便满是血痕。
“你知道允熥为何给你赏赐?”
老朱斜视着他,平静地问道。
太监愣住,抬头看向皇帝,满脸惊愕。
“奴才……奴才不知!”
“不,你知!”老朱说道,“你以为知道,实则完全错误!”
他缓步踱了几步,说道:“三法司虽掌有审理案件之责,但若无人告发,是不会主动干预的。”
“况且一边是威望极高的亲王,另一边则是权势滔天的凉国公。”
“三法司避之唯恐不及,怎会平白无故介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