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宅,爹将那老道敬为上宾,请他坐主座,并吩咐家人赶紧准备上好的碧螺春款待天师。
老道连连摆手,「诶诶诶,我说过了,不要喊我「天师」,我可当不起,那是我师傅才配得上的称呼,你要再这么叫我我可就要不高兴啦!」说罢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了主位。
我心生不悦,总觉得这老道不讲礼数,不像个出家人。可是爹对他如此敬重,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也不便说什么。
时间不大,下人们把沏好的茶端了上来,爹陪着笑脸道:「天……仙长,请用茶。」
老道端起茶杯,掀开杯盖,清香四溢,他连连点头赞道:「好好好,莫道醉人唯美酒,茶香入心亦醉人,」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咂了咂,「嗯!这是上好的泉水泡出来的吧?」
爹连忙在椅子中欠欠身,点头道:「仙长真是活神仙,敝宅所用的泡茶之水,皆乃下人每日清晨赶着马车,到四十余里外的曹溪取回的上好泉水。」
老道哈哈大笑:「没有什么神不神的,贫道平生唯有二好,酒与茶。喝多了,自然就能品出那泡茶之水了。檀越也是讲究之人啊,陆羽在《茶经》中有一段写记载: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说的就是这泡茶水,最上乘的顶数山泉之水了。当然也有用雨水或雪水泡的,名曰「天泉」,然终究沾染了些天地间的尘埃,味道较泉水次之。」
老道说得摇头晃脑,口沫横飞,爹则唯唯诺诺,不停地点头称是。我在一旁觉得纳闷,爹极少向人低头,怎么今天对这个老道如此卑恭?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老道一杯茶饮尽,把茶杯放下,起身道:「檀越,贫道先帮你看看风水,回来再接着品茶不迟。」说罢大大咧咧地转过屏风往厅后走去。
爹也连忙起身跟了过去,那老道却一摆手:「贫道堪舆之时不喜欢有人跟着,请稍候片刻。」
爹只好退了回来,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候着。我见此时说话方便,就开口问道:「爹,这老道什么来头?」
爹连连顿足:「茂儿,怎可如此不敬?你可曾听说过江西龙虎山的正一道?」我点点头:「当然,正一道乃是源自后汉三国年间张陵张天师所创的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
「对啊,自从第四代天师张盛由汉中徙居龙虎山后,便世代相传下来,历代君主对这一教派都礼敬有加,直到如今这第四十三代天师……」
我一惊之下脱口而出打断了爹的话:「什么?!他是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我之所以反应如此之大,皆因这张宇初来头着实不小,他乃是历代正一道中最博学者之一,人称道门硕儒,曾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听说现在还为皇上编书来着,怎么……
爹气得直拍桌子:「孽畜!孽畜!张天师的名讳岂是你能直言的?我还没说完呢,他是上一代天师的大弟子,道法高深,颇受现任天师青睐,天师不在山时代掌山门,轻易不离山。我知道他好酒,亲自买了上百坛珍品女儿红送去,又捐了好些银子,才求得这位仙长下山为我们家看看风水!」
我不由一愣:「爹,咱家风水还不够好么?」
爹摇头叹息道:「唉!要说财运,确实不差,但是这子嗣上……咱家已是几代单传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爹是担心我们戴家终有一天香火不继啊……
约摸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老道转屏风出来,打了个稽:「无量天尊!」爹忙迎上去:「仙长,如何?」
老道捋了捋山羊胡,略一思忖道:「主屋左右与前方皆有池塘,乃应了『龙、虎脚上池,淫乱定无疑』,此形煞则主淫乱;檀越,莫非建宅时未曾请风水先生堪舆?」
爹脸一红:「敝宅乃是根据祖上留下的老屋不断翻修扩建而成,只考虑美观而忽视了风水……不过仙长刚才所说的淫乱之事……」
老道斜了我一眼,王顾左右而言他:「檀越想问子嗣之事?你夫妇年纪也不小了,要再生恐怕也难了。延续香火之事,只能着落在令公子身上了。」
爹连连点头道:「仙长说的是,鄙人想问的就是犬子的子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