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回来听说顾二柱亲家两人已经吃喝上,她便索性就近去西路院,一迈进西路院的正院便见这里好生忙碌。
丫鬟和婆子抱的抱、拎的拎,抬的抬,不是从东厢房里出来去往上房,便是从东侧通往后院的抄手游廊而来。
周半夏悄声告密,“六郎哥觉得厢房堂屋不好再摆放小玩具,想把那些玩具给挪进上房西屋。
后面拎过来的那些是近来最新做的,还有买来,送来的玩具,说要早点把西屋给整成孩子屋子。”
真会折腾,刘氏失笑摇头。
她之前就说了那些小玩意各式各样的好生有趣,大人见了都稀罕,何况小孩儿,放东厢房堂屋不妥当,老儿子还不信了,还嘴硬的说等他媳妇儿坐月子谁会不识趣的带孩子进东厢房,谁敢拿走。
这不,到底还是挪到西屋了,也好,真要丢了哪一个小玩意,怪可惜的,好多还是老儿子亲自上手做出来的。
“原先,你爹也给六郎做了把桃木斧子。”刘氏伸手比划了一下长度,“有这么长,连斧头都打磨得圆圆的。
那会儿还怕你六郎哥和你大哥一样放嘴里咬,你爹连漆都不敢刷,你六郎哥满周岁还在的,后来就不知被谁拿走了。”
别说,这个答案,她还可以解答的,据她家顾先生所言,连他大哥的小斧子好像都是被田家孩子给偷走了。
以至于,等后来宝丫有了一把小小的桃木剑,他们两兄弟就提防田家人上门了,却还是防不胜防,还是丢了啊。
她家顾先生就严重怀疑这是一桩数次里外勾结的重大盗窃案,虽然没证据,但主犯之一逃不了有小田氏。
下午,她家顾先生就说起这事,也是因此,他临时改主意,要趁天黑之前将玩具搬进上房西屋,防的就是小田氏。
他怂了。
不像放贵重品饰头面的西厢房,不说门上有锁,还有丫鬟婆子,即使来做客了,正经人谁闯西厢房。
可不怂了,满腔的父爱都无处可放了,要不是还有倒春寒,气候还没到春暖花开时,木马和跷跷板都早已在庭院里齐齐亮相了。
面对刘氏和周半夏婆媳两人说完,看着他还不忘或是揶揄,或是调侃的目光和笑容,顾文轩丝毫不尴尬的哈哈一笑。
他是绝不承认他居然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不是他吹牛,在他两口子这个院落里,谁想顺手牵羊是不可能的。
哪怕一小条束的带,再如何小件,各有摆放位置,自然各有丫鬟看管,就像小灶房那儿,岂能马虎大意。
他只是不想在他媳妇儿坐月子期间,突然哪天听见外面堂屋有玩具被谁拿在手上一个不小心掉到地上出声响。
他坐月子的媳妇儿和刚出生的宝宝能受惊?
不是他把人心想得太恶,要他说,从这一刻开始,他两口子这个院落就理应不能让半个闲杂人员踏进半步。
不说闲杂人员,就是大嫂大姨子,一个激动之下嗓门大的,其实可以不要来了,可惜他媳妇儿还很想她俩到来。
“这里快要忙好了吧?”刘氏见老儿子还不去陪他岳父,有她在这里陪他媳妇儿,还有什么不放心,她赶紧给老儿子使眼色。
是差不多了,之前赶在天黑之前吩咐下去,他就算好了时间,顾文轩果断点头,道了一声,那我先去正院?
问啥问,这也问,还眼珠子盯着我干嘛,也就你娘开明,换个人当婆婆都要不待见我这个当儿媳妇的了。
周半夏度撇头抱婆婆大腿,搂着婆婆的胳膊,她便娇声娇气地喊着娘的,要这个娘帮她瞅瞅屋里是不是太暖和了。
正院这边,如顾文轩所料一般,他到的时候,他大哥顾二郎也从镇上医馆回来了,且早他一步吃上了。
饭桌上,顾二柱和周四顺前面的酒盅不大,倒的酒,量也极少,一人二两酒,意思意思的还有一大半。
见他们两位咪一口,道了一声好酒,各自飞快放下酒盅,唠上两句,又端起酒盅,再生怕喝多了的抿一口,就见顾文轩快步进来,一走近,立马一脸惊讶的样子吆喝起酒快满出来了,顾二郎顿时笑喷。
“这哥,多大的人了,还呛到了。”顾文轩说笑着喊着一声爹和岳父之余,伸手捶了捶了顾二郎的后背。
周四顺一见他姑爷这些言行举止,便知他家三丫今天状态好着了,起码今天还没有出现要生要动的苗头。
这就好,不枉他从外头回来都还没回家一趟,到这会儿都没有动苗头,兴许就像稳婆说的还要两天。
两天之后,他手头的活儿差不多安排好了,有庄头,有管事,还有老师傅,就有无须天天在那头庄子里长待了。
“三丫那儿,今天稳婆都咋说了?”顾二柱笑骂一声混小子之后,不等亲家开口,他先帮亲家问老儿子了。
别以为他不知这个老小子为何今天老老实实地听他的上他这来吃了再回去,可不就惦记着想早点听听稳婆咋说。
同样,顾文轩也心知他岳父若不是不方便亲自去后宅客院找稳婆打听,早待不住了,他便当即一五一十地给转述了一番。
包括林大夫今天白天给他媳妇把脉时又是怎么说的,他也没有卖关子的连林大夫避开他媳妇时所说的一番话也全掏了。
等他说完,在座的,身为大夫的顾二郎便立马成了被询问的对象,而顾二郎很有耐心,且还细心的给出了答案。
这就是自家孩子是大夫的好处,啥听不明白都能问自家孩子,要不是他家小河不想当大夫,他都想他家小河拜董大夫为师。
当然,也要瞅孩子学的精不精,二郎就不愧是村子里公认的脑子最好使的孩子,这才多大,在镇上医馆坐馆大夫了。
有了顾二郎给的“安心丸”,周四顺痛快的一口干了酒盅里始终不见少多少的白酒之后,他也不多待了。
这一天下来,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外头忙活,亲家只会更忙,连跑了三个庄子只会更累,理应早点好生歇着。
况且,亲家没准还少不了要和姑爷唠唠白天所见所闻,“出来干嘛,我又不是不识路,还能被人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