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虽偶有倭寇作乱,可比起西南的苗蛮、土司,比起北疆那些苟延残喘的前元鞑靼残部,以及瓦剌、兀良哈……等其他非皇室蒙古部族同样野心勃勃地盯着大明……这倭寇却是最不值一提的。”
“微臣以为。”
“即便陛下为保我大明安稳,保我大明武功盖野,增加军费开支,提升军事力量……重点也当放在辽东、大同、宣府以及西南等地才是。”
“若是把重点放在沿海……只怕收效甚微啊。”
“请陛下明鉴!”
袁泰目光无比认真地陈析利弊,分析当前局势,顾及了朱允熥这个皇帝的面子。
也给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
话音落下。
在场其他大臣立立刻便深以为然地点着头,又微低着头左右和其他朝臣交换着肯定的目光,均是觉得袁泰这话十分在理。
要不是朱允熥之前太过强势了。
他们甚至想现在立刻马上就站出来,赶紧附议一波。
一些同样激进、不那么圆滑的人,甚至已经直接站了出列道:“微臣以为,右都御史大人所言甚是!”
“微臣附议!还请陛下三思!”
“……”
不过这些站出来的人,不算大多数,只是零星两三个,毕竟大家君臣也有半年时间了,大部分人已经对朱允熥的尿性有了些了解了。
像是詹徽、傅友文……等这些老油子。
还是选择站在原地,观望观望再说。
而龙书案后,朱允熥斜靠着身下座椅的扶手,一边无聊地把玩着自己腰间悬挂着的龙头玉佩,一边默默听着这口若悬河。
待袁泰的声音落下。这才打了个呵欠再次坐直了身体,声音平静地问道:“说完了吗?”
袁泰虽然脖子硬,不过面上还是可见些微的忐忑之色的,也没想过朱允熥会在他长篇大论之后这么问,当即也只能木木地回答了一句:“呃,回陛下的话,微臣说完了。”
朱允熥点了点头:“行,赵峰!”他提高了音量对着朱漆大门的方向喊了一句。
随着朱允熥话音落下,殿内的朱漆大门“砰”地一声被轰然推开,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赵峰应声缓缓走了进来:“微臣赵峰听令!请陛下吩咐。”
朱允熥淡淡地道:“袁爱卿的话,朕都听清楚了。”
“赵峰,把袁泰给朕叉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