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大大咧咧的说道:“老将军,张新兵少,又自乱阵脚,此时正是我军夺回华阴的大好时机啊!”
说完,董璜抱拳道:“老将军,请出兵吧!”
“不可,此乃张新诱兵之计也。”
皇甫嵩沉声道:“张新有两万大军,如今出现在我等眼前的只有数千,他的其他兵马在哪?”
“若是我军进击之时,他的伏兵从侧方杀出,当如何是好?”
“啊这。。。。。。”
董璜闻言一愣。
他虽纨绔,但好歹也在军中待了数年,一些基础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先前他以为张新自乱阵脚,故而心存轻视。
经由皇甫嵩这么一提醒,他也反应过来了。
是哦。
对面那个人,可是能将自家叔父杀得损兵折将之人,哪有这么容易自乱阵脚?
“那依老将军之见,当如何?”
董璜放下心中轻视,开口询问。
皇甫嵩道:“为今之计,当广派斥候,探明张新伏兵所在,方可定计。”
“那便依老将军之言。”
董璜想了想,点头同意。
派遣斥候打探情报,这很合理,他也挑不出毛病。
皇甫嵩派出斥候,前往各个方向探查。
过了三日,各路斥候尽皆回报,没有找到伏兵。
“张新的伏兵,到底布置在哪里了?”董璜疑惑道。
皇甫嵩双手一摊。
“我不道啊。”
又过两日,董璜再次来找皇甫嵩。
“老将军,你说。。。。。。张新会不会根本没有伏兵?”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皇甫嵩断然道:“相国说了,光是张新大营内都足有一万五千大军,再算上其余各处的守军,至少也有两万。”
“如今我军探查到的兵力只有万余,若非出去埋伏,他在城外挖掘壕沟的军士,又岂会只有那点?”
“可是,万余大军这么大的目标。”
董璜沉吟道:“这附近皆是一马平川,没有设伏之地,若是真有伏兵,我军斥候应该早就找到了才是。”
皇甫嵩想了想,道:“再找找吧,万余伏兵不是个小数目,若是其趁我军进攻之时杀出,则我军尾难顾。”
“到时候兵败事小,若是被张新趁势取了郑县,则长安危矣!”
“行吧。”
董璜也知道郑县的重要性,认同了皇甫嵩的说法。
再过两日,董璜又来了。
“老将军,你说。。。。。。我叔父是不是被那张新骗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根本没有两万大军啊?”
董璜将心中疑惑一一说来,“你看嗷,万余大军在外面蹲了七日,斥候找不见踪迹也就罢了,也没有运送物资的民夫。”
“那些的伏兵都是铁打的么?他们吃什么?”
“张新布置的如此巧妙,竟能让我军斥候找不到踪迹。”
皇甫嵩起身,长叹一口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畏什么畏?”
董璜不满道:“依我看,老将军就是被他骗了,还是请出兵吧。”
“再者说了,就算张新真有伏兵,对战的兵力也是三万对两万,优势在我!”
“届时老将军只需分出一些兵力在侧翼防备即可,何须如此畏畏尾?”
“非我畏畏尾。”
皇甫嵩摇头,“实在是张新不容小觑啊!”
“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