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冷笑一声,“恐怕不是张新不容小觑,而是老将军与其勾结了吧。”
“你这说的叫什么话?”皇甫嵩面露不悦之色。
二人一时间争执了起来。
董璜要求出兵,夺回华阴。
皇甫嵩以敌情未明再次拒绝。
“莫非老将军真与张新勾结,想坐视他打通陕县,集结大军,兵临长安城下么!”
董璜面色不善。
“敌情未明,确实不宜出兵。”
皇甫嵩解释道:“况且相国给我等的命令,是坚守郑县,并非夺回华阴。”
“这样吧,既然你我二人意见不一,不如去信一封,询问相国一番,如何?”
“那行吧。”
董卓这道大山一压下来,董璜瞬间没话说了。
皇甫嵩研墨提笔,写了一封书信详细说明情况,派人到长安给董卓送去。
张子清,你的援军还没到吗?
三天后,董卓的回信到了。
董卓在信中赞扬的皇甫嵩一番,让他好好守住郑县,然后把董璜骂了一顿。
傻侄子,我们现在只要拖延时间,等党人出手就可以了。
你干嘛非要在对方伏兵不明的情况下出兵,冒那些不必要的风险?
“你看。”
皇甫嵩把董卓的回信递给董璜,“相国有令,命我军坚守。”
正在此时,一名斥候走了进来。
“将军。”
斥候抱拳道:“敌军又有五千援军来到。”
皇甫嵩闻言看向董璜。
“行吧。”董璜悻悻道。
董卓不让出战,张新援军又到,已经没有战机了。
。。。。。。
“徐和,你终于来了啊!”
大营之中,张新握着徐和的手,哈哈大笑。
援军终于到了!
“轵关陉路险难行,度实在是快不起来。”
徐和行礼道:“还望君侯恕罪。”
“你并未失期,何罪之有啊?”
张新的心情很好。
董卓退兵,换皇甫嵩领军前来,这一来一回便过去了十日。
这段时间皇甫嵩一点动作没有,只是坚守不出,又拖过去十日。
二十日的时间,终于等到了徐和的援军。
如今看来,皇甫嵩并非真心助董,恐怕只是因为圣旨和家眷之类的事,身不由己罢了。
既然如此,他就可以分兵去取陕县了!
“来,你看。”
张新拉住徐和,将其带到舆图边,指着陕县的位置说道:“文台的斥候来报,说他已经攻下了城外大营。”
“如今董越退守城内,与张济合兵一处,尚在做那困兽之斗,试图坚持到董卓援军到来。”
“我给你三千兵马,襄助文台攻下陕县,能不能行?”
虽说皇甫嵩大概率不会主动进攻,但张新也不敢大意,还是多留一些兵马在身边比较稳妥。
“末将领命。”
徐和毫不犹豫的应下。
“好。”
张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远道而来辛苦,且先在营中歇息一日,明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