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方罢。
帝后正在用茶,忽见邓公公来报,曰丞相汤国璋、卫国公扈鉴堂及骠骑大将军唐凤山上了迷楼,欲要觐见陛下,现已在止禁门候宣。
小玄遂宣众臣入阁。
皇后自是退入后阁回避。
小玄坐定,便见三位大臣秉简入阁,五拜三叩毕,呈上表章,禀呈二事,汤国璋当先奏曰:“启禀万岁,玉京方圆数百里,已多日无雨,江河俱涸,隐现大旱之兆,今值夏末,秋收见危。”
又来了!小玄心中咯噔一跳。
紧接唐凤山奏道:“司马原兵锋凶猛,昨日又破了天河关,目下距玉京已不足二百里。”
小玄悄吸了口凉气,问道:“可有哪位卿家去见秦湛了么?”
汤国璋道:“臣同刑部洛俨携陛下赦旨,亲往天牢,已见过了秦湛。”
小玄道:“秦湛意下如何,可愿修书退兵?”
汤国璋微叹一声,道:“秦湛未肯领受陛下恩赦。”
小玄心中一紧,问道:“秦湛有何言语?”
“秦湛甚是顽钝,执意要臣代问陛下二事,并言陛下若是不肯回答,便自甘坐穿天牢。”汤国璋道。
“是哪二问?”小玄道。
汤国璋似乎颇有顾虑,斟酌未言。
“丞相但说无妨。”小玄道。
“头一问,秦湛自言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为皇朝戍边十余载,却因何落得个叛逆之罪?”汤国璋道。
小玄哑口无言,只这第一问,便已答不上来。
“第二问,是德妃娘娘突然暴毙宫中,究竟是犯了哪些天条,方遭此灭顶之灾?”汤国璋继道。
小玄头皮麻,依然无言以对。
阁中寂静无声。
“秦湛狂妄,万岁无须理睬。”一直安之若素的卫国公终于开口。
“可是。。。。。。秦湛不愿甘休,司马原如何肯退兵?”小玄苦恼道。
“秦湛这边,是指望不上了。”卫国公道,“目下,只有另寻他策。”